除了解決實際的民生服務問題,為社會經濟轉型提供新動能,互聯網+賦能環保產業也承載著廣泛的空間和想象力。即將在4月20日舉辦的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將帶來更多“互聯網+”升級環保產業的應用案例。
大數據推動“互聯網+環保”新模式
據悉,中國環境部與騰訊互聯網+日前聯合上線了“空氣質量”查詢服務。“空氣質量”查詢服務依托云計算、大數據技術以及微信“城市服務”平臺,幫助公眾第一時間獲取官方發布的最權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數據。
“空氣質量”查詢服務自推出以來,已經覆蓋了全國338個城市、1436個監測點位的實時空氣質量查詢。民眾只要登陸微信-中的“空氣質量”,就能實時查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權威監測數據,包括當前城市空氣質量、全國空氣質量、AQI(空氣質量指數)及主要污染物狀況、24小時歷史變化趨勢與預報等多維度空氣質量信息。據悉,環境保護部與騰訊公司后續還將逐步公布非國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數據,并引入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輔助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環境質量數據的深入分析,進一步開放水環境質量查詢等功能。
“空氣質量”查詢服務是環境保護部與騰訊公司戰略合作的一部分,后續雙方將持續探索創新模式。根據環境保護部與騰訊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于打造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創新模式,運用包括云計算、大數據在內的前沿技術,創新政府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實現以“數據”為核心的生態環境管理,致力于提升生態環境公共服務。
“互聯網+”推動環保產業融合升級
此前,環境保護部印發的《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中已經明確提出,未來五年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要實現的目標是: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生態環境監管精準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便民化。環保部與騰訊“互聯網+”合作的達成正符合該方案的理念。
透過環保部與騰訊“互聯網+”達成戰略合作,“互聯網+”與環保產業已經實現初步融合,也推動了中國環保產業的成功轉型升級。“互聯網+”還將推動環保產業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業務,打造智慧型環保的新模式。顯然,“互聯網+”已成為支持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和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要力量。
環保部與騰訊表示還將大力推進四個方面的環保信息化建設:結合騰訊技術能力,依托騰訊微信、手機QQ 、新聞客戶端,推進環境監管信息化建設;利用騰訊在云計算和大數據方面的技術優勢,幫助環境保護部建設相關云平臺,提升部署效率,降低運維成本;推動大數據的深度分析及挖掘,加強環境輿情監測與收集;利用微信公眾號、企業號、騰訊地圖等產品,搭建“部-省-市-縣”立體化業務信息平臺,快速推動業務協同一體化建設。
“互聯網+環保” 帶動全民參與環境建設
在模式探索的基礎上,環保部和騰訊還在合作推進環境監管執法信息化建設。利用移動互聯網的便捷、高效,搭建監管執法平臺,實時掌握日常環境監管中的基本要素。公眾在第一時間發現污染地點后,可以借助“12369環保舉報”微信號進行在線舉報。而執法人員能借助移動執法平臺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完成執法。同時,騰訊“互聯網+”將助推環境保護部在數據公開、環境監察執法、排污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探索實踐,提升環境保護工作水平與人民群眾對信息公開的滿意度。
“互聯網+”環保的創新模式,加強了資源環境動態監測、轉變了傳統監管方式,實現了精細化管理,開拓了智慧環保。“互聯網+環保”將給環境監管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同時,“互聯網+”可以使環保生態圈得以重塑,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公眾可及時獲知環境狀況和環保信息。未來,“互聯網+”將賦予環保產業更巨大的想象力。
4月20日,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將在杭州舉行,此次峰會包括國家相關部委領導、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經濟學家周其仁、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等重量級大佬出席峰會,將就“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進行深度對話和探討。騰訊研究院將于峰會正式發布《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報告》。屆時,峰會也將帶來更多環保產業相關應用的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