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公欣報道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
環保部聯合印發《“十三五”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
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規劃》強調,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基礎性、開拓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部分關鍵設備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垃圾滲濾液處理、高鹽工業廢水處理、能量系統優化等難點技術有待突破,高端技術裝備供給能力不強。市場秩序不規范,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惡性競爭問題突出,部分地區地方保護現象嚴重、市場競爭不充分,產品能效、水效虛標屢禁不止,部分落后低效技術裝備對中高端產品形成市場擠壓。節能環保服務業違約現象增多,糾紛處理尚未建立機制性安排。制度體系不完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滯后,稅收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綠色消費缺乏有力引導。
由此,《規劃》提出要提升
節能技術裝備、環保技術裝備、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等技術裝備的供給水平;創新節能環保服務模式,開展節能節水服務、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監測和咨詢服務、資源循環利用服務;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激發節能環保市場需求;規范優化市場環境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