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一帶一路”上有諸多資源大國,能源資源是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著力點。要從大國發展戰略角度思考,互利合作開發能源資源,在開放的格局中維護能源安全,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今年兩會上,部分代表委員建議,加快建設能源互聯網,實現能源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推動建成可持續的全球能源供應體系。
能源關系國計民生。去年,“霧霾”無疑是熱點話題,而霧霾的成因中,煤炭、石油等和能源密切相關的來源占了60%~70%。中國能源結構或許是霧霾的主因。能源結構的調整和轉型是治理霧霾的關鍵。《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未來要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其中,“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建設是重要內容。
能源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去年的政府報告中就多次提到了要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今年的報告中更加明確指出了“實體經濟從來都是我國發展的根基”。而電力是實體經濟轉型的重要領域和支持力量。國家電網原董事長劉振亞在去年就表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未來實體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無論是經濟、民生還是國家安全,“能源”都將是未來發展的核心話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轉型無疑是工作重點。與此同時,環境污染的日益突出依舊是一個避無可避的問題,能源革命顯得尤為迫切。
據悉,下月第二屆中國國際能源互聯網峰會也將在北京舉行,屆時國內外政府協會、能源、節能服務、物聯網和大數據領域等諸多能源行業專家學者都將出席本次峰會。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統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苗韌博士已確認出席本次大會。近年來,苗韌博士為國內外多家能源、金融、信息企業提供戰略咨詢,并與國內上百家智慧能源和節能減排領域企業合作,推進能源轉型升級和創新突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也已確認出席。李俊峰先生長期從事能源經濟和能源環境理論的研究,先后組織并主持了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國家中長期能源規劃的起草工作等重要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組織過中國能源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國低碳發展宏觀戰略問題研究等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研究課題。他于2017年1 月被授予第九屆扎耶德未來能源終身成就獎。這也是中國首位“扎耶德未來能源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兩會后,專家會對哪些能源問題進行討論,當下我們還面臨著哪些能源問題,又要如何解決?會議離召開僅剩不到50天,還請不要錯過2017年4月27-28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能源互聯網峰會。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情況,請聯系:+86 21 648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