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屋頂出租客”獲益,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光伏熱”已經帶動起一場綠色產業革命,通信、農業科技等行業欲搶灘光伏市場,做大“光伏+”產業。此外,光伏產業的良性循環顯現,通過“以電養電”,山東省威海市的光伏產業開始邁入了穩步發展的多元化、精細化時代。
出租屋頂,企業和農戶零投資就能賺外快
家住環翠區羊亭鎮埠前村的孫先生是一名普通農民,前段時間,他家搞了一個“大工程”,沒用他花一分錢,就在院子里建起了一個“陽光房”。而且從今年年初開始,他每年有一筆500元錢的額外收入。
原來,孫先生將院子的屋頂租給了市區一家光伏公司,在院子的屋頂上面建起了一個家庭光伏發電站。按照協議,光伏企業免費給他家安裝太陽能光伏全玻組件,與普通的多晶組件不同的是,這種全玻組件透光率更高,適合做“陽光房”的建材。
“對于建這個‘陽光房’,我很滿意,不但沒有花我的錢,還有租金收,真的是一舉兩得。”孫先生介紹,他們村子還有七八戶村民也將屋頂租了出去,都是用來建設光伏電站。
現在,不僅僅是村民,不少企業也參與到了這場光伏帶來的“屋頂經濟”中。
以威海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例,市場方將4000平方米的屋頂租給了光伏公司,每平方米的年租金為5元。這樣,市場一年將獲得2萬元的屋頂租金,而屋頂防水等一切相關施工費用都由光伏企業承擔。
如今,“屋頂租金”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經區崮山鎮的一家企業將屋頂出租給光伏企業,一年可以獲得租金6萬多元,成為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