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建交委獲悉,今年本市全面實施綠色建筑行動計劃,推進太陽能、污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全年新建綠色建筑800萬平方米,完成955萬平方米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今年政府投資項目、保障房、示范小城鎮、2萬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將相繼建成“綠房子”。通過實施多項環保綠色節能措施,打造節能綠色生態精品工程,提升住宅建設品質,讓更多居民住上綠色節能房。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今年全市政府投資項目、保障房、示范小城鎮、2萬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實施綠色建筑標準,重點推動新梅江、塘沽南部新城等4片規模化綠色建筑。尤其是今年市政府確定的70項市重點項目都將按照綠色建筑標準組織建設。以保障房為試點,全市啟動20萬平方米裝配式住宅試點,推動建筑節能減排。
在綠色節能方面,本市今年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加強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應用管理。完善建筑能效測評、運行能耗監管和建筑門窗標識等制度。新建居住建筑實施四步節能設計,今年下半年出臺公共建筑三步節能設計標準。推行以熱源和熱力站覆蓋范圍內既有不節能居住建筑改造,全年完成955萬平方米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其中大板樓130萬平方米。
年內,本市將建設20處可再生能源綜合能源站,降低一次能源應用比重。推進綠色農房建設,推廣光伏發電、空氣源熱泵采暖等農村適用清潔能源。推廣供熱節能減排,推廣梯級開發、燃氣供熱、高效除塵脫硫等技術。新建項目一律安裝遠傳抄表系統,全市供熱計量面積力爭達到1億平方米,實現節能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