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6年合計有8萬多輛車拿到了補貼資格,僅占2016年新能源車銷量的16%,剩下的一部分新能源車可能要到2018年下半年才能拿到補貼資格。
新規也加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兩極分化。隨著新能源客車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生產企業的資金要求有所加大。為解決資金困境,大企業會拓展新的融資渠道。
比亞迪(002594)(002594,SZ)5月16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對騰勢新能源增資5億元,以緩解補貼政策調整壓力。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國家新能源補貼為按年度進行清算,因此,在5年到8年之間,應該是行業的一個洗牌期。現在新能源客車企業在50家左右,洗牌后保持8——10家企業就很不錯了。
新能源客車企業在一季度的表現,因補貼政策變化,出現了業績放緩趨勢,這就要求車企尋求新的增長點。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具有較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