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運城市統計局、發改委、經信委、財政局、商務局、水務局等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對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匯報;市委常委、副市長常建忠,副市長王健康作了點評,比較透徹地分析了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推進措施。
王茂設指出,一季度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工業經濟在平穩軌道上繼續回升,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外貿進出口總額大幅增長,財政收入平穩運行,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段時間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建設“美麗河東、大美運城”目標,充分發揮人文富集、區位優越、市場廣闊、環境美好等優勢,狠抓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文化旅游產業五大戰略重點,堅持強化改革開放、強化社會管理、強化黨的建設“三個強化”,大力推行“核心在轉型、重點在項目、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各級干部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要、以實干為責,勇于任事、用心謀事、專注干事,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城市建設、農業生產和抗旱、關圣文化建筑群申遺等方面工作力度大、亮點多、成效明顯,各項工作呈現出新變化、展示出新風貌、取得了新進展。但是,要深刻認識到,當前全市經濟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仍然不大,增速仍然不快;發展后勁不足,項目建設力度仍需加大;工業新型化進展不明顯,轉型任務依然艱巨;消費增長不快,與我市人口多、市場廣闊的優勢不相匹配;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要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各項工作要求上來,全力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推動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王茂設強調,要抓住關鍵環節、突出工作重點,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產業轉型為重點,加快推進工業新型化。要利用市場倒逼機制,靜下心、沉住氣,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淘汰關閉一批落后產能,改造提升一批傳統產業,培育發展一批新興產業,加快壯大一批工業園區,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盡快實現由工業小市向工業大市的跨越。二是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樹立“大農業”發展理念,突出抓好設施農業、觀光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等新型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當前,要重點做好春耕備耕、抗旱保澆、農作物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三是以“四位一體”統籌推進為路徑,加快推進市域城鎮化。突出“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文明讓城市更美麗”主題,加快推進中心城市、大縣城、小城鎮、新農村“四位一體”協調發展。在中心城市建設上,要加快實施八區聯動、整體推進、同心共建工程,做響做亮八大城市品牌,著力打造現代生態宜居文化的幸福新城。要加快建設城市綜合體,活躍市場、拉動消費,促進城市發展。四是以“四城聯創”活動為載體,加快推進城鄉生態化。要迅速行動、強化督導,確保“四城聯創”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繼續加大環境保護力度,重點實施主要流域和山體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努力建設“美麗河東、大美運城”。當前,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搶抓時機大搞春季綠化,確保今年完成造林4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五是以關圣文化建筑群申遺為契機,加快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要搶抓關圣文化建筑群申遺的歷史機遇,加快推進文本撰寫、立法保護、景區治理等工作,力爭把關公文化打造成河東大地最具知名度、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充分發揮我市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以關公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為龍頭,以關帝廟、鸛雀樓、普救寺、永樂宮、舜帝陵、李家大院等重點景區為依托,整合資源、豐富內涵、擴大宣傳、做亮品牌,努力把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王茂設強調,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項目推進年”活動要求,切實加大重點工程推進力度。要嚴格落實項目儲備、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六位一體”工作機制,狠抓關鍵,密切配合,全力加快重點工程建設。每月召開一次重點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例會,完善投資監測、項目信息反饋等制度,對已開工的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未開工的項目力爭早日開工。聞喜銀光鎂業鎂輪轂等項目,要抓住不放、現場辦公,立說立行、跟進落實,爭取如期落地建設。要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計保生產、保增長。進一步加強指導,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全面落實節能降耗各項措施,重點抓好焦炭、電力、化工、冶金、建材等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和節能減排。要摸清400多家規模企業的運行情況,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骨干企業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要繼續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福祉。進一步加大農林水事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力度,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標準和覆蓋面。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抓好信訪穩定工作,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要加大安全生產整治力度,鞏固安全生產總體平穩的形勢。要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針對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等重點領域,不斷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努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最大限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王茂設要求,要加強經濟運行監測、統籌協調推進,確保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二季度是實現“雙過半”的關鍵時期,各縣(市、區)、各部門、各企業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分析研究,強化工作責任,全力保障經濟平穩運行。一要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協調。進一步加強分析研判、把握形勢,找準問題、全力解決。加大項目建設組織和推進力度,突出抓好對新增長點和重點企業、項目的跟蹤服務,已確定的項目要抓緊開工建設,已開工的項目要加快建設進度,確保按期投產,增強我市經濟發展的后勁。二要切實強化工作責任。要增強加快科學發展、做好經濟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想實招、鼓實勁、辦實事、求實效,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落實上。三要著力轉變工作作風。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問題、認真研究問題、善于解決問題,撲下身子真抓實干,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求真務實的作風,保證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王清憲指出,在下一階段工作中,要抓好以下5個重點:一是強化投資意識,牢牢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抓在手上。投資既是轉型問題,又是跨越問題。投資的核心是項目,項目的關鍵是招商。抓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就抓住了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關鍵。要強化投資意識不動搖,主攻項目建設不松勁,狠抓招商引資不懈怠。二是強力推進大園區建設,加快產業集群化發展。各縣(市、區)、開發區要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產業現狀、比較優勢,牢固樹立全市經濟發展“一盤棋”思想,堅持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優勢互動。要確定一個或兩個主攻產業,著手研究這個產業的市場在哪里、人才在哪里、科研機構在哪里、龍頭企業在哪里,確定去哪里定點化、持續化招商。“5+15”工業園區要按照城鎮化和工業化互動融合的理念,重點搞好產業配套、基礎設施配套,優化服務環境。三是強力推進現代服務業,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在解決外貿進出口問題上,要建立市、縣分級聯系制度,鼓勵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開拓國際市場,擴大產品出口。在解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問題上,要加快推進農產品骨干流通網絡建設工程,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繼續實施并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打造資金高地,建設全國金融生態示范城市,打造黃河金三角金融中心。四是抓好農業生產,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要持續抓好以抗旱為主的小麥春季管理,確保夏糧有個好收成。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為農民提供氣象信息服務。同時,要在條件成熟時,立即開展人工增雨作業。要立足抗旱,扎實為農民春播搞好服務。五是抓好安全生產,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時刻繃緊,一刻都不能放松,絲毫都不能松懈;解決責任分解問題,嚴格落實政府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和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留任何管理死角;解決措施落實問題,扎實做好重點行業的安全隱患排查和日常監管,抓好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
王清憲強調,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為完成全年任務奠定堅實基礎。一要完善考核制。對事關全市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重大項目,強化過程管理,實施跟蹤問效。二要實行公示制。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對各縣(市、區)、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重大項目推進情況,特別是對一些主要目標完成情況,一個季度通報一次,一個季度排名一次,每一季度都要在報紙、電臺、電視臺進行公布。三要建立問責制。對業績平平、拉全市后腿的縣(市、區)、開發區及部門的主要領導,要進行誡勉談話。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瞄準目標任務不放松,扭住工作重點不懈怠,鼓足干勁,奮力拼搏,力爭全年經濟發展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有一個精彩結局。
市領導董鵬翔、陳振亮、常建忠、王蕾、陳竹琴出席會議。
運城日報訊(記者 蘇黎原 周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