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8日首次發布的中國汽車行業藍皮書稱,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較世界其他市場遙遙領先。
藍皮書稱,201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達到50萬臺銷量,其中中國銷售出33萬臺,是上一年的三倍,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市場,“在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植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到來”。
與此同時,更具顛覆性的智能網聯汽車也在加速發展,互聯網巨頭們以及其他新興參與者正積極涌入市場,給傳統汽車制造商以及經銷商帶來壓力與沖擊。
藍皮書稱,中國早在2010年即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由于消費者接受度、基礎設施、技術與成本等各方面面臨較大挑戰,新能源汽車市場“蓄勢待發”了很多年,直到2014年市場進入轉折點。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成本不斷改善、基礎設施逐步規模化、銷售接受度提升。
普華永道全球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瑞克·漢納預計,中國將在之后幾年繼續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因此新能源車的產銷量將會持續增長。藍皮書預測,至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將達到185萬臺左右,也就是說2015年到2022年期間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8%。
包括傳統汽車在內的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銷售量2015年第四季度強勢拉升,藍皮書指出,這得益于中國政府當年出臺的減稅政策,該減稅政策2016年得以延續,令整體汽車市場今年全年的銷售量有望達到14%的增長。不過隨著刺激政策的退出,中國整體汽車市場將在明后年逐步回歸溫和增長。
普華永道中國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廖仲敏分析說,中國傳統汽車產業鏈條上的各方正承受“降無可降”的成本壓力,車企應從核心業務架構調整、整體運營效率提升、突破現有業務邊界、識別新興利潤增長點等層面進行評估與設計,為企業帶來全面的成本優化。